主管QQ:站内信联系

永仁县政务服务“上门办”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2025-07-03 11:33

  今年以来,永仁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推进“营商环境增效年”为抓手,聚焦群众办事跑腿难、企业审批耗时长、特殊群体数字鸿沟深三大痛点,创新推出政务服务“上门办”服务模式,将审批服务从“窗口办”延伸扩展到“家门口办”,通过健全机制、多维宣传、数字赋能、精细服务、闭环管理五项举措,让政务服务从“最多跑一次”进阶到“一次不用跑”,有效打通服务群众和企业的“最后一公里”,赢得广大群众的赞誉。

  健全机制,从碎片供给到集成服务。建立“县统筹+镇试点”两级联动机制,将“上门办”纳入县委、县政府“一把手工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调研解难题、督导抓推进、帮办作示范。30个县级部门梳理推出服务经营主体和服务群众“上门办”事项100项,配套可视化办事指南,实现内容、流程、时限“三透明”。以永定镇为试点,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壁垒,形成“指挥部统筹+部门乡镇联动”格局,明确接单主体,通过联席会议协调疏解难点堵点,推动审批从“各自为战”向“协同作战”升级。2025年2月至今累计开展上门服务3.03万人次。

  多维宣传,从单向推送到双向互动。构建“全媒体覆盖、精准化推送、互动式传播”宣传矩阵,推动政务服务从“政府供给”向“群众主动选择”转型。线上通过新媒体平台可视化解读服务事项,线下依托“三下乡”活动进园区、进社区、进农村开展集中宣传135场次,发放宣传单3万余份,受理群众政策咨询2972人次。将100项服务事项的办事指南、一次性告知单制成便携手册,群众扫码即可获取设定依据、受理条件等全要素信息,推动服务信息从“被动查询”向“主动获取”升级。录播“媒体问政”2期,公开承诺服务事项并接受社会监督,邀请企业和群众参与“上门办”服务走流程,以真实体验形成口碑传播效应。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累计开展宣传1658人次、指导网办3030人次,试点乡镇群众对“上门办”政策知晓率达100%。

  数字赋能,从被动服务到云端响应。以“数字政务”建设为突破,开通“上门办”服务热线,研发“政务小助手”微信小程序,集成预约、轨迹、评价功能,形成“线上扫码/线小时派单上门办理实时反馈”闭环,实现“指尖点单、云端派单、一站式服务”。主动分析预判企业高频办事需求,创新“未约先办”机制,组织多部门联合上门一次性开展集中受理、联合审批,推动“上门办”与“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深度融合,实现“干部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前,全县30个部门主动“上门办”27523件,预约“上门办”2777件,为经营主体和群众减轻往返办事成本近30万元。

  精细服务,从单一服务到全科帮办。开展“思想领航、知责担责”等行动,结合“大讲堂”“小课堂”,持续开展政策法规业务培训121场次,跟窗指导960人次,让服务队伍向“全科型服务标兵”转变。精准组建3类“上门办”服务队,群众服务队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理人社、医保等11个部门的43项服务事项,让特殊群体办事100%实现“零跑动”。经营主体服务队通过“限时办结+邮政寄递”服务让企业倍感暖心。审批服务队围绕全县招商引资项目和重点项目开展“集中受理+帮办代办+联合审批”全链条服务,审批时限压减15个工作日。

  闭环管理,从粗放运作到精密智控。通过问卷调查、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对“上门办”工作进行全程跟踪评估,对超期未办结事项进行指导催办59次,以“督办清单”强化部门认真履责,推动部门践行承诺。明确专人记录服务台账,对经营主体和群众需求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强化30个部门与指挥调度中心信息互通和协调联动,全面推动落实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制。全面推行“一次服务一次评价”,开展电话随机回访和入户回访,群众和经营主体满意率达100%。(永仁县政府办文娟鲁发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