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NEWS
秀水之畔,麟湖之滨。在秀洲北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幅产业兴、科技强、城乡美的现代化图景,正在这里徐徐铺展。
作为秀洲区距离嘉兴市最近的乡镇,油车港镇水陆交通便捷,320国道、京杭大运河贴镇而过,坐拥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区位优势。
在红船精神的引领下,油车港镇正以运河湾新城建设为契机,以现有工业、服务业、农业发展成果为基石,推动新能源、智能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紧密协作的产业集群,勾勒产业进阶的清晰脉络。
随着创新要素不断汇聚、技术突破频频涌现,这座江南小镇正朝着区域经济版图重要位置加速迈进,书写从“农业小镇”向“科创高地”跨越的时代答卷。
从传统纺织车间到高端信息实验室,从粽香四溢的食品工坊到低空经济创新中心,油车港的产业基因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构——而解码这场变革的钥匙,就藏在“运河湾新城科创板块”的战略蓝图中。
一块看似普通的电池,一年内创造7亿元产值并远销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氢能技术跨界应用于电动自行车,开辟新能源应用新场景……这些突破想象的科创成果,皆诞生于秀洲区这座江南小镇。谁能料到,这里竟串联起多个国内领先的科研项目与尖端技术,不断刷新外界对传统乡镇的认知。
这一切的转变,始于天鹅湖未来科学城的规划建设。近年来,油车港镇以科学城为核心,引入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以下统称北理工长三院)、全国首个“科创中国”创新基地等高端资源,重点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业,加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在北理工长三院内,一辆电动自行车藏着“黑科技”——两个矿泉水瓶大小的储氢装置构成了独特动力系统。以薛陆丰为代表的北理工科研团队深耕 “高熵储氢合金材料及其应用装置”领域,针对氢能公交车、船舶、叉车及储能等场景需求,开发系列创新方案,致力于打造氢能人才高地与产业化示范标杆。
作为省级试点单位,北理工长三院已组建32个科研团队,承担近300项科研项目,获批全市首个博士后独立招收资格。落户油车港三年来,水空跨介质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中实现智能穿梭,先进二次电池突破能量密度瓶颈……这些前沿技术正沿着产学研融合路径,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阵地。
依托北理工长三院的创新势能,油车港镇以天鹅湖科创湖区为核心,组建秀水科创联合体,推动自然湖区、高教校区、科技园区、人才社区“四区”融合共生。如今的银杏天鹅湖畔,创新载体相继落子,共同绘就“科创绿谷”的活力图景。
在秀水智创园,嘉兴瑞欧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分离膜厚度突破头发丝直径,打破国外垄断,为航空航天、电子半导体等高端领域提供国产解决方案;北理工长三院智能无人中心联合研制的 “海雀” 水空跨介质无人机样机首飞成功,瞄准低空经济痛点开启产业探索。
近年来,油车港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创人才工作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通过搭建高能级平台、优化人才生态、深化产学研融合,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科创人才新高地。
2025年,油车港镇以嘉兴运河湾新城建设为契机,以全球航空物流枢纽建设为牵引,狠抓运河湾新城科创板块建设,聚力将天鹅湖板块打造成为嘉兴北部的一颗璀璨明珠,奋力建设嘉兴运河湾科创走廊新高地。
一汪湖水,激荡出创新波澜。人才与科创资源的不断汇聚,为油车港镇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一个以创新为核心、产研一体、区域联动的科创走廊雏形初现。
一个地方发展的“沃土”,离不开重大项目的支撑;一个重大项目,就像一个孵化产业的“磁铁”,可以串联起产业集群的“蝶变效应”,为区域经济擎起提振发展的强力支撑。
夏日的油车港镇,活力奔涌,处处跃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繁忙有序的施工现场、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共同奏响这座小镇砥砺奋进的激昂乐章。
近日,走进位于油车港镇正龙路的中贝能源(浙江)新能源电气项目现场,技术人员正忙着对进场的设备进行调试。据企业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即将正式投产,未来油车港将成为中贝能源在华东地区的主战场。
“为适应市场产品结构的要求和公司在长三角布局发展的战略需求,企业在油车港镇布局新能源高压电气器件制造项目,并将继续发挥在新能源领域专业技术方面的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中贝能源相关负责人说,来到油车港,就是看中这里的地理位置优势、产业基础等因素。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版图上,地处沪杭苏“金三角”几何中心的油车港镇,东接上海虹桥枢纽1小时经济圈,西融杭州数字经济走廊,北承苏州高端制造产业带,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长三角产业布局的“黄金节点”。优越的地理位置正如一块强磁铁,吸引着新能源、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此集聚发展。
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佼佼者,博英新能源也在油车港镇设立企业总部,并开发建设先进的生产车间、研发车间,构筑一个现代化厂区。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40万套光伏、高铁、汽车领域集成式逆变控制系统及20万套高端智能储能设备的生产能力,年产值可达3亿元。
今年3月开工的中深爱的家居长三角制造基地,是该企业自 2017 年建立战略合作以来的再度加码,“优质的营商环境让油车港镇成为我们持续拓展业务的首选地”,董事长张凯生的评价,道出众多投资者的共识。
随着蓝京新能源、中贝能源、中深爱的等产业项目的相继落地,油车港镇的产业版图正逐步拓展和完善。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产业升级的“乘数效应”正在显现。
依托嘉兴国家高新区,油车港镇去年已成功引进了锐拓科技等17个专精特新项目,国星宇航卫星测试基地首发成功,瑞欧纳米海水淡化膜实现国产替代,禾橙生物实现微藻提纯规模化生产。
今年上半年,油车港签约工业项目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个,协议投资额16.8亿元。此外,重点项目新建项目数达11个,目前已经顺利开工6个。赛普环保设备项目、轩宇终端通讯设备制造项目、蓝瑞电气项目、棉芙生物项目……一批重点项目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为挖掘工业经济发展增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今年以来,油车港镇聚焦前期招商引资项目的投产工作以及新项目的产能爬坡工作,协助蓝京新能源、德普电子、赛普装备等企业全面投产并制定上规计划。中贝新能源、直川半导体、恒威电池技改等项目做好投产准备,于下半年投产,预计下半年新增产能2亿元。
产业发展,交通先行。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油车港镇全力构建“两纵两横”交通网络,助推地区产业发展。两纵方面,东方路(北至北理工长三院)已完成4改6工程,茶园路大桥预计明年竣工通车,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区域交通枢纽地位。两横方面,随着秀水大道油车港段扩改建工程的推进,未来将有效提升东西向交通承载力,为招商引资、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党建引领,带动发展。油车港镇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高标准打造省级美丽乡村胜丰村基层党建示范点,谋划“四荡五村一社”片区组团,构建“党建统领、产业共兴、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跨村协同发展共同体。通过党组织牵头,推动北理工长三院、村社、企业之间党建联建,定期举办主题“技术门诊日”活动,搭建高效的产学研交流对接平台,加速高校创新项目成果的落地转化。选派青年教师和博士团队担任“科技村长”,将其前沿科研能力融入乡村发展实践,切实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文旅融合,赋能未来。依托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契机,油车港镇以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银杏天鹅湖为重要节点,统筹天鹅湖、麟湖水上森林公园和西千亩荡等湖荡资源,加快研发办公、高端酒店、商会办公、度假文旅、休闲康养等运河文化文旅项目,不断做强环天鹅湖区域的文旅能级,打造商务和文旅融合新平台。2024年,银杏天鹅湖景区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营收超1500万元。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油车港镇以“区位优势+产业生态+营商环境”的组合拳,持续强化发展动能。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速,这座冉冉升起的科创新城,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产业变革浪潮,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令人瞩目的 “油车港速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