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NEWS
9月23日晚,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奔跑的数字人火炬手、绚烂的电子烟花惊艳亮相,通过地屏、立体透视网幕,以裸眼3D视效向全世界观众呈现了一幅美轮美奂的东方画卷。
震撼视效的背后,是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屏体与设备无感切换、应用10G工业级光纤传输等核心技术智慧系统的响应与支持。从视频控台、拼控处理到显示控制,诺瓦星云向世界展现了西安高新区的科技力量。
建好“双中心”、做强“硬科技”。今年以来,在“双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的强势引领下,西安高新区聚焦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不断强化技术、人才、平台、政策、市场、资本“六个赋能”,科创活力持续迸发,高质量发展动能愈发强劲。
9月上旬,北极雄芯信息科技(西安)有限公司(下称“北极雄芯”)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首个基于国内《芯粒互联接口标准》的Chiplet互联接口PBLink回片测试成功。有别于传统单芯片设计模式,它可以通过高速接口搭载多个功能型芯粒,实现算力拓展,填补该领域国内空白。
北极雄芯是一家成立仅2年的“年轻”企业,曾先后完成启明910、启明920等几代AI加速模块的研发,并于今年初发布了国内首款基于Chiplet异构集成的人工智能计算芯片“启明930”,成为国内第一家流片成功Chiplet异构集成AI芯片的企业。
本次PBLink回片测试成功,标志着北极雄芯基于国产供应链自主研发的芯粒高速互联接口已在业内率先实现工艺验证,目前公司正投入研发下一代核心通用型HUB Chiplet以及适用于若干下游场景的功能型芯粒,搭载PBLink的首套量产级别Chiplet方案即将在2024年正式推向市场。
北极雄芯的快速成长和技术上的不断突破,是西安高新区在“双中心”核心区建设引领下,科技创新活力持续迸发的一个缩影。“双中心”核心区建设启动以来,西安高新区的科技创新成果接连涌现。
5月,法士特参与完成的“特种车液力自动变速器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6月,陕西北斗金箭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一款空陆两栖双足轮多模式行走飞行仿生机器人,斩获大会“国际无人系统设计大奖”;7月,由西安眼得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陕西省眼科材料与医疗器械工程研究中心”正式获批建设。
9月,由维度(西安)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羟基磷灰石涂层多孔钛合金椎间融合器获得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全球首款获批的带有生物活性涂层的3D打印多孔钛椎间融合器;同在9月,杭州亚运会上,诺瓦星云独家提供的视频显控全链路解决方案,为开幕式10000㎡超3亿像素24K地面巨屏、透明网幕屏、火炬背景屏带来超清、流畅、稳定、出色的画面表达,并助力全球首创的数字人点火与电子烟花在亚运会现场绽放,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科技力量……
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同时,新的创新力量还在不断聚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西安高新区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438家,同比增长超40%;新增上市过会企业3家,累计境内外上市企业77家,境内上市企业数量占全市67%、陕西省50%;储备各类上市后备企业195家,其中133家企业成功入选全省上市后备企业名单,占比近1/3,位居全市第一。
而科创活力持续迸发的背后,是西安高新区聚集的创新要素和持续优化的科创生态。
重研发轻资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缺少机器设备、建筑物等实物资产作为抵押,融资渠道非常单一,很多时候还面临融资成本高、贷款周期短等问题。今年以来,围绕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西安高新区进行了多次探索和创新。
5月下旬,陕西省首笔科创企业技术研发信用贷款成功落地西安高新区,贷款额度1000万元。获得本次融资的企业拥有鲜明的硬科技属性,承担着多项国家科研项目攻坚,攻克多项特定领域“卡脖子”技术瓶颈。此项业务的成功落地,有效支持了企业在研发端的长期资金需求,助力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成为西安高新区在科技金融创新领域的又一次有益探索。
随后,西安高新区还探索将企业的技术产权(技术交易)证券化,推出了国首单技术产权(技术交易)证券化项目,帮助企业融资1亿元,后期融资规模将达5.27亿元;9月下旬,西安高新区引导银行根据科技企业拥有的研发项目、技术资源特征,推出陕西省首笔科创企业技术研发信用贷款,帮助企业融资1000万元。
在科技创新这个大生态中,资金类似阳光雨露,更基础的则是平台的搭建以及创新土壤的培育。
据了解,自“双中心”核心区建设启动以来,西安高新区聚焦打造“科学、科创、产业、服务”四大圈层,积极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体系,持续释放硬科技创新活力、提升硬科技产业实力。目前,这里已聚集大科学装置2个,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210家,其中国家级62个,以企业为主的创新平台146个,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加速成型。
其中,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建成后,将助力构建我国天地一体化授时体系,带动计算机、通信技术、天线技术等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先进阿秒激光设施预计产生的阿秒脉冲可达国际最高水平,将为基础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领域的发展提供全新研究手段,推动我国在新材料、生物医药、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原始创新和重大应用;已建成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先进光子器件工程创新平台、奕斯伟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和正在全力推进的陕西空天动力创新中心、北斗星基增强系统等项目也将为光子、空天、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强的创新驱动力。
未来,随着“双中心”核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科创资源将在西安高新区汇聚,越来越强的科创力量也将在这里集结,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征程上,也将有更多高新力量、高新贡献。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工作已满两个月,身心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6600万年前,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灭绝,而就在撞击点附近,一种神秘的夜蜥蜴可能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陆生脊椎动物。白垩纪末期,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区域,形成了一个直径超过150公里的陨石坑,导致全球大多数动植物物种灭绝。
在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之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等提出了一个衡量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程度的全球框架。论文合作作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主任Pedro Conceicao表示,面对当今严峻的地球系统变化,我们必须把人与自然健康、互惠的关系纳入发展愿景。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这项调查系统查清了我国东北典型黑土区地表基质资源“家底”,实现了东北黑土地地表基质层的首次系统调查与深度解剖。
记者邱玥25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二期项目全面投产。 目前,“深海一号”大气田已经达到最高产能设计状态,年产气量有望超过45亿立方米。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能源部支持的薇拉·C·鲁宾天文台,首次捕捉到的太空景象呈现出一场由恒星“托儿所”及邻近星系的密集星团构成的粉蓝视觉盛宴。鲁宾天文台的科学团队还开发了面向公众的工具“天空查看器”,用户可通过平移和缩放功能探索这些超高分辨率图像中的恒星和星系。
中国海油25日宣布,公司在南海水域的“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深海一号”大气田分一期和二期开发建设(一期于2021年6月投产),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500亿立方米,最大作业水深超1500米,最大井深达5000米以上,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17年启动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为新一代草地植被图的绘制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共识别出65种主要草地类型,其中高山嵩草草甸、紫花针茅草原、矮生嵩草草甸、垂穗披碱草草甸和线
6月24日,“应急使命·2025”极端灾害事故场景新质救援能力检验性演习在黑龙江省东宁市、河南省濮阳市等地举行。“源网荷储”应急供电中,国家电网运用新技术、设备,实现小型水电站“黑启动”“光伏+储能”协同供电,保障重点区域电力供应。
研究团队通过发育表达分析、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在甜菜孢囊线虫早期寄生阶段鉴定出两个关键分泌效应蛋白——Hs28B03和Hs8H07。该研究首次发现,植物寄生线虫会“劫持”植物细胞的“垃圾处理系统”——泛素化系统来摧毁免疫。
24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西部农业研究中心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杨作仁研究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柳小庆研究员,合作创制了可生产虾青素的工程棉花。
“智慧光源大脑”是国内首个同步辐射人工智能数据解析平台,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同步辐射实验产生的海量复杂数据。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半年,近日,有媒体采访多位科研人员,梳理新科普法落实效果。受访的多位科研人员表示,新科普法为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6月初,依托东南大学共建的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6G广域低空覆盖的无蜂窝通智感融合外场试验网,赋能低空经济、数字能源、智能制造等应用场景,有望催生千亿级产业链,助力南京打造“6G之城”。这是东南大学勇挑硬核科技创新大梁,支撑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动缩影。
从国铁集团获悉,近期,沪昆高铁杭州东至长沙南段(以下简称“沪昆高铁杭长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拉通试验圆满成功,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最高试验时速达385公里,各项设备指标表现良好。
专家建议,预防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每日需用38℃以下温水泡脚,擦干后检查趾间有无破损,穿透气棉 袜与宽松鞋,并每年至少做一次足部血管神经专项检查。基因疗法主要是通过刺激血管生成来改善近端肢体的血液流入,从而改善单个血管小体中的血液再分。
既能上天飞行,也能踏海遨游,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AG600“鲲龙”飞机,正是这样的“跨界”航空装备。近期,“鲲龙”喜讯频传——4月20日,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5月6日,批产首架机总装下线日,顺利完成生产试飞;6月11日,获颁中国民航局生产许可证。
记者从展会上感受到,过去几年氢燃料汽车的发展倒逼氢能产业的发展,而今,氢能的应用从燃料电池车的单一赛道向其他行业辐射。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丰田中国氢能事业总部领域长线年百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规模的目标面临挑战。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血液病医学部高晓宁教授团队和周杰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Oncogene》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揭示PHF19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致命开关”作用,为破解白血病复发耐药难题带来全新解决方案。团队首次阐明WTAP-PHF19调控轴的双重表观遗传调控机制,这相当于找到了癌细胞的“能量总控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