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NEWS
2025年4月29日,星光股份因业绩预告与实际差异较大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证券简称变更为“ST星光”。此前,该公司在2024年收购的两家子公司未能实现业绩承诺,导致商誉减值超2300万元。星光股份于2024年分别以800万元和1000万元增资收购广东星光神州量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光量子)和广州元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生信息)51%股权。这两家子公司在2024年6月和10月被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然而,并表后,星光量子和元生信息分别仅实现营业收入1.23万元和297.93万元,远低于预期。基于历史业绩、未来盈利预测及行业状况等因素,星光股份合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2341.35万元。
2024年财务数据显示,星光股份最终亏损3253.20万元,净利润为亏损3097.56万元,扣非净利润为亏损2696.90万元。这一结果导致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广东证监局对星光股份及其董事长戴俊威、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李振江、董事会秘书张桃华出具了警示函。星光股份表示,净利润由盈转亏主要是因为2024年收购的两家子公司商誉计提。
此外,星光股份还终止了对广东锐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丰文化)51%股权的收购。锐丰文化的业务经营情况发生变化,与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存在差异。经审慎考虑并深入分析论证后,为保证公司的利益,各方友好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原《增资扩股合作协议》并终止本次增资入股事宜。星光股份已收回支付的全部增资款,锐丰文化已完成相关股权变更工商登记手续,公司不再持有锐丰文化股权。
此次事件揭示了上市公司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强化风控需从完善尽职调查机制、建立审慎预测模型以及严守信息披露规范三个方面着手。星光股份的案例提醒其他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应注重业务协同的重要性,持续经营能力应优于短期业绩对赌,投后整合赋能要超越财务并表控制。并购绝非简单的财务报表拼凑,而是一项需要战略定力穿越全周期的系统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