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NEWS
“火星车已经在火星着陆!”美国航天局6日确认,“好奇”号火星车已在火星表面着陆。这是人类迄今在其他星球登陆的最精密移动科学实验室。着陆数分钟后,“好奇”号便传回了首批照片。受光线的影响,照片上显示的是火星车的轮子及其阴影。“好奇”号着陆团队负责人艾伦·陈欢呼道:“这真是难以置信!”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说,“好奇”号火星时间大约15时、美国太平洋夏令时5日大约22时32分(北京时间6日13时32分)在火星盖尔陨坑着陆。
“好奇”号去年11月26日发射升空,调查火星过去或现在是否有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
它长大约2.8米,质量大约900公斤,分别是2004年在火星着陆的“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的两倍和4倍。
“好奇”号进入火星大气层至着陆,需要在大约7分钟内把速度从每小时2.1万公里减至零。控制人员把这段时间称为“恐怖的7分钟”。
依照程序,距火星表面11公里时,“好奇”号打开减速伞;距火星表面大约1.6公里,“天空起重机”从外壳脱离。
由于“好奇”号质量大,不能像先前火星车那样采用借助气囊着陆。“天空起重机”接近火星表面时,启动反冲发动机,悬停在大约20米高度,用尼龙绳索把“好奇”号吊放到火星上,继而切断绳索,飞离一段距离后着陆。
“好奇”号着陆后,经围绕火星飞行“奥德赛”号探测器中继,向地球传回信号。“好奇”号发回数张低分辨率黑白照片,其中一张显示火星车车轮接触火星表面。另一张显示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投影。“好奇”号着陆点位于火星盖尔陨坑中心山脉的山脚下,此前的研究显示,这一地区可能富含水及碳化合物。
美国航天局说,预计火星车上的高分辨率相机本周晚些时候将传回尺寸更大的彩色照片。在航天局设在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指挥中心,工程师艾伦·陈说:“确认着陆。我们安全着陆火星。”“看上去我们在一块很平整的地点降落,”着陆项目首席工程师亚当·斯特茨内尔说,“真漂亮,的确漂亮。”
项目人员欢呼、握手、击掌、拥抱。着陆前,他们按照传统,分享花生,企盼成功。
这是美国航天器第七次着陆火星。“我们再次着陆火星,”航天局局长查尔斯·博尔登说,“这的确难以置信,没什么比这更棒。”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祝贺并感谢航天局取得这项“杰出成就”。
携带10种“科学武器”的“好奇”号相当于一个标准的野外地质学家,其能力足以令此前的任何火星着陆器相形见绌。以核燃料钚提供动力的“好奇”号在火星表面的连续行驶能力和机动能力都更强。
“好奇”号的动力由一台多任务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提供,其本质上是一块核电池。这一系统设计使用寿命为14年。
在“好奇”号之前,所有火星着陆器都没有安装可提取岩石内部样本的工具,“好奇”号一改这种状况——它可以利用机械臂末端的钻头钻入岩石内部取样。此外,“好奇”号的任务也更复杂,它将测量火星岩石和泥土中不同化学元素的丰度,评估火星表面的辐射环境及其对未来登陆火星宇航员的危害,探索火星是否具有适宜生命存在的环境,寻找行星变化的线索。
航天飞机机群退役后,美国航天局把探索火星作为主要项目之一。“好奇”号项目总投资达25亿美元,是迄今最昂贵的火星探测项目,也是美国航天局的“旗舰项目”,重要性与哈勃太空望远镜相当。根据奥巴马政府公布的新太空战略,美国将以火星为太空探索的新目的地。美国航天局计划到2030年代中期,将宇航员运送至火星轨道。
航天局局长博尔登说,“好奇”号登上火星“标志着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重要一步……这是这个国家的大日子,是一切‘好奇’号项目伙伴的大日子,是美国民众的大日子”。
“好奇”号项目飞行主管托斯滕·左恩表示,对于全人类来说,“好奇”号登陆火星意义重大,它将帮助人类拓展登月之后登陆另一星球的能力,是未来载人火星计划的垫脚石。
按照“好奇”号项目技术工程师斯特茨内尔的说法,人类可能10年内登上火星。他本月初接受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我们有意愿,如果它够重要,我想说,我们可能10年内到达那里。把人类送上火星并非无法做到。它只是很困难、代价高。如果全球有足够的资源和意愿,我们能做到。”
美国总统奥巴马说,“好奇”号是迄今着陆其他行星的最复杂航天器,标志着“史无前例的技术壮举”,“今后很长时期将作为国家骄傲”。
我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认为,“好奇”号火星车的此次登陆火星从技术上来说,堪称完美。一位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形象地比喻说,火星车的着陆就好像是从美国洛杉矶发射一枚高尔夫球,必须准确地落入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市的一个高尔夫球洞。而欧阳自远对于这样的降落过程也是赞叹不已,认为火星车整个下降的过程十分精彩,“要在那么小的范围‘命中’落点,确实不是件容易事”。
欧阳自远认为,此次任务是有关“火星上的生命”话题,这也是人类目前很想知道的答案,也是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此次任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完成,还要取决于最终的探测数据。但他指出,此次“好奇”号火星车登陆火星,除了技术本身的完美外,科学目标也制定得十分科学和严谨,而不是夸大其词地吹嘘,目标中没有说“探测火星上的生命活动”,也没有说“探测火星上曾经发生过的生命活动”,而是提出“探索火星过去和现在是否存在适宜生命的环境”,因为前面这两个问题要想实现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在地球上我们可以探测和实验证明某些有机化合物如天然气甲烷是生物起源还是非生物起源。火星的大气中发现有甲烷,但是含量太低,‘好奇’号将要测定火星大气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同位素组成,仍然难以判断是生命活动产生的甲烷还是非生命活动产生的甲烷。”
对于此次“好奇”号火星探测的意义,欧阳自远认为,如果从科学的角度说,此次任务的意义期望有新的重大突破,并对于未来载人登陆火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前让人们了解更多的火星空间环境的表面环境,人类不仅要求在地球上生存,在太阳系中火星是唯一可以经过改造适合人类移民的天体。
探测火星上的生命,让不少人再次提起了是否存在外星人的话题。对此,欧阳自远的观点是,“我希望有外星人,人类不再孤独;没有人敢说浩瀚的宇宙中没有外星生命,因为人类对这个宇宙知道得还太少太少,而人类也一直在为探索外星生命而努力着。”
但欧阳自远强调,尽管我们“没人敢讲没有外星人”,但目前人们所称的“外星人造访地球的种种证据”都是难以成立的,更不能把UFO和外星人画等号。
我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曾表示,“我国在首先把探月工程搞好的基础上,在不远的将来,探测火星、金星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国以“嫦娥一号”卫星平台为基础,综合应用月球探测一、二期工程技术,已研究并提出了我国自主火星环绕探测的技术方案。在载荷承载能力、探测精度、科学目标等方面均达到较高水平。
昨天,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车成功登陆,加州帕萨迪纳喷气推进实验室特意举行庆祝活动。在一群顶级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一个脸上写满紧张的小女孩。她就是特殊嘉宾、华裔女孩马天琪(Clara Ma)。虽然只有15岁,马天琪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个耗资达25亿美元的火星车作出了贡献。“好奇”号这个名字,正来自于三年前她的提议。
以12岁的年纪为火星探测车命名并写出打动人的文章,马天琪居住的堪萨斯州列涅萨市也颇为她骄傲。日前,她接受了当地报纸《堪萨斯星报》的采访。
此前,马天琪曾获邀见证“好奇”号的建成;去年11月,她被美国航空航天局邀请到佛罗里达州卡纳维尔角观看“好奇”号升空;她甚至被允许在“好奇”号里面写下自己的名字。美国媒体评价说,当其他孩子还在做梦时,她的名字已经上了火星了。
不过,这次获邀还是让她兴奋不已。马天琪对记者说:“直到登陆火星那一刻,终于可以完整见证研究者们多年辛勤努力的结果,那种感情和激动,是其他时候不能比的。”而且,单是能进入控制室见证“好奇”号登陆就已经让她非常兴奋,要知道,那里可都是一线的航空航天科学家。
回忆与“好奇”号的结缘,马天琪说,那时候她还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一天,她在杂志上看到美国航空航天局为其新的火星探测车征集名字的活动,马上决定参加。马天琪提议叫“好奇”号,她在命名说明中写道,“因为它是每个人心中一团永远不会停止燃烧的火焰”。而且,马天琪透露,她喜欢提问题,总是在问问题,老师曾说她“永远都那么好奇”。
在全美征集到的超过9000个提议中,马天琪的“好奇”号作为9个入选者之一进入最后的竞争。最终,她的文章打动了更多人,“好奇”号赢得了网上票选。那时,马天琪说,她简直太骄傲了。
现在,已经15岁的马天琪正在为进入高中做准备,她说,她将尽可能多地选修科学方面的课程,并立志在大学学习物理。
由于马天琪的积极参与和出色表现,她的妹妹、父母都获邀到喷气推进实验室见证“好奇”号登陆。不仅如此,马天琪还将参与一部为儿童拍摄的科教片,更得到了在这个著名实验室实习的宝贵机会。她说:“能在这里得到实习学分简直也太棒了吧!这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总让我感到很亲切。”或许,这些绝顶聪明的人们已经为她绘就了一幅火星探索的彩色画面,因为她的理想就是以后能在这里工作。
“这样的好事不会总是发生,我现在只想享受每一刻。我不仅见证历史,还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马天琪说。
负责测量火星气候的日常和季节性变化。它能够评估火星表面风速、风向、气压、相对湿度、地面温度、紫外线辐射程度等
负责搜寻构成生命的要素——碳化合物。它们还将搜寻与地球上生命有关的氢、氧和氮等元素,评估某些元素不同同位素的比例,寻找行星变化的线索
监测来自太阳的高能原子和亚原子粒子,评估火星表面的辐射环境及其对未来登陆火星宇航员的危害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好奇”号机械臂搜集的粉末状岩石和土壤样本,确定其中的矿物晶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