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QQ:站内信联系

助力打开银发消费想象空间2025-07-03 20:08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养老话题热度颇高,多名代表委员提到了居家养老、健康服务、休闲娱乐等领域蕴藏的丰富消费潜能。

  消费既关系着经济发展,也关系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消费金融公司等非银金融机构而言,如何积极应对,融入银发经济消费场景,答好服务养老产业与养老消费这一大课题,具有紧迫性与现实意义。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031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22%。

  《银发经济蓝皮书: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2024)》显示,老年居民消费将是银发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目前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约占GDP的6%;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为45.35万亿元,占GDP的22.67%。

  老年居民消费需求既包括食品、服装、家居用品等传统衣食住行,也包括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教育学习等健康消费、兴趣消费、品质消费等。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阳义南表示,老年人是老龄社会的主要消费者,拉动老年人消费是扩大内需的主场。养老消费在我国应对老龄化、老龄事业产业、老龄经济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近一段时间,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我国银发消费增长。比如,广东省近日发布《广东省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实施方案》,提出四项重要工作20条具体举措,其中第二项便是“壮大市场规模,激发释放消费潜力”,同时将老年产品和服务纳入各级促消费政策范围,支持各地通过消费券、体验券等方式推进银发经济消费。

  银发经济是提振消费的重要增长点之一。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型消费与传统消费一起,将为消费市场带来更丰富的新业态,创造更强劲的新动能。

  社会保障是银发经济的发展根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提升消费意愿。例如,可以加大养老保险投入,提高养老金待遇,让老年人安享晚年。”董希淼说。

  “我国银发消费规模巨大,需求多元,这主要是由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巨大和老年人口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所决定的。”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老龄研究院院长彭希哲表示,破解老龄化难题,需要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在供给端,健全监护制度与遗产规划体系,通过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政策引导企业开发适老产品;在需求端,提升老年人支付能力,推动金融工具创新以释放消费潜力。

  促进银发消费,金融支持是重要一环,其直接决定了养老产业、银发消费的资金需求能否得到有效满足。

  某消费金融人士对记者表示,只有推出更多符合银发经济经营主体、老年群体需求的金融工具、产品,才能匹配不断增长的消费需要,挖掘潜在市场价值。

  养老金融服务既要便捷触达,更要精准适配、风险可控。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银行保险机构要加强老年金融消费者保护,提供符合老年群体需求、易于理解、风险匹配的金融产品,制定更为审慎的销售流程,规范宣传推介和销售行为,强化风险提示。

  养老消费金融是养老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阳义南表示,养老消费金融是金融机构为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及消费行为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不限于老年人的金融消费需求。发展养老消费金融也是养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可以实现内涵式发展和扩围。

  从实践来看,养老消费金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对养老消费提供金融服务,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银行增值养老服务等;另一类是围绕养老消费提供资金,包括养老信托、消费基金、低息或免息的养老贷、旅游贷等消费信贷。

  就消费金融公司而言,一些机构从“以旧换新”入手,满足老年人群的家居、家电、家装适老化改造需求,或直接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帮扶。招联消金在2024年年报中披露,公司对接内蒙古察右后旗需求,为其提供了专项捐赠,用于当地养老服务驿站的修缮工程。

  老年群体作为金融消费者中的特殊且易受侵害的部分,其合法权益的保护至关重要。马上消金、中原消金等公司已将老年群体的金融知识普及和权益保护纳入日常工作。例如,马上消金正积极探索“科技+养老”“科技+金融教育”的融合路径,以智能硬件研发与社区志愿服务并行发展,构建起覆盖老年群体生活与权益保障的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