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NEWS
大家总说中国的老年人远离了电视(开机率不足30%),是因为操作太复杂。没想到守着简单操作的欧美老年人,也开始抛弃电视了!
美国权威收视率统计机构尼尔森的最新报告显示,原来在大洋彼岸,爷爷奶奶们也爱上了刷YouTube。
当“银发族”成为流媒体增长最快的用户群体,这股浪潮会如何影响大洋两岸的客厅生态?
流媒体的未来已至,并且正成为现实。根据尼尔森周二发布的报告,2025年5月,美国人通过流媒体服务观看电视的时长,首次在一个完整的月份里,超过了有线电视和广播电视的总和。
这一历史性转折的背后,一个群体的“倒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毫不意外,年轻观众是第一批投向流媒体怀抱的人。但最终帮助流媒体“锁定胜局”的,是另一个关键群体:65岁以上的观众。
这个被称为“婴儿潮一代”的群体是电视的重度消费者,他们的观看时长占所有年龄段总和的三分之一。近年来,他们正成群结队地涌向流媒体,尤其偏爱那些免费且无需订阅的平台。
尼尔森的数据显示,自2023年以来,65岁以上的观众已经成为在电视上观看YouTube增长最快的年龄组。仅在上个月,他们通过电视观看YouTube的时长就比2023年5月增长了惊人的106%。其观看总量,甚至与11岁以下儿童这一另一个电视和YouTube的重度使用群体相当。
他们尤其热衷于Tubi、Roku和Pluto等免费流媒体服务。今年5月,这三个平台占据了所有年龄段总电视时长的5.7%,超过了Disney+和Hulu两大付费平台的总和。
尼尔森产品策略高级副总裁布莱恩·富勒(Brian Fuhrer)指出:“这些免费平台有广告,但对于这个年龄段的观众来说,这并不会让他们感到特别突兀,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在(传统)电视上看广告。”
老年观众从传统电视向流媒体的迁移,并非偶然,而是技术、内容和市场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技术门槛的降低是关键前提。与国内电视盒子五花八门的定制系统不同,美国流媒体设备大多采用原生的Apple TV或Android TV系统,界面简洁,操作逻辑统一,大大降低了老年人的学习成本。
YouTube所有者谷歌同时也是Android生态的缔造者,在电视端提供了天然的原生用户体验,这也使得它正在成为一个电视优先的平台。公司首席执行官Neal Mohan透露,观众现在每天在电视上观看超过10亿小时的内容,超过了移动端和网页版观看量。根据尼尔森的数据,在过去两年里,YouTube一直是美国观看次数最多的流媒体服务。
向电视屏幕的转变并非偶然。今年初,YouTube重新设计了其TV应用,使其功能更像传统的流媒体服务。用户现在可以在播放的同时提取视频评论和描述,按季浏览剧集内容,并实时评论直播内容。用户现在在大屏上统一观看混在一个信息流之内的短视频(Shorts)、体育、情景喜剧、播客和直播。
YouTube也在进行重大的AI更新。自动配音使内容以法语、德语、印地语和日语等同时提供。此外,AI驱动的年龄识别技术也有助于提供适合观众年龄的内容。
其次,内容策略的转变为老年观众提供了“宾至如归”的体验。近年来,好莱坞制片厂和流媒体平台都深陷原创内容的“军备竞赛”,成本高企,压力巨大,去年的好莱坞大罢工更是让内容荒雪上加霜。这反而让平台重新审视起片库中“沉睡”的经典老剧的价值。
对于看了一辈子电视台的老年人来说,这些熟悉的剧集远比那些为Z世代打造的新剧更具吸引力,由此带来的收视习惯变化,也让平台能够重新激活和变现片库中海量的经典内容。
老年观众的偏好,也直接解释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何一部早在1975年就已停播的经典西部片《荒野大镖客》(Gunsmoke),近几个月会频繁出现在尼尔森的流媒体最热剧集榜单上。正是这股“银发浪潮”,将流媒体推上了电视王座。
最后,传统电视的衰落构成了最强的“推力”。随着美国卫星电视巨头DirecTV和Dish等公司陷入困境,康卡斯特等媒体巨头也在分拆其有线电视业务,传统电视的服务质量和频道数量都在肉眼可见地萎缩。
与此同时,流媒体平台恰好推出了FAST(免费广告支持电视)这种线性的直播频道模式,正如娱乐资本论此前文章所述,它完美“复刻”了传统电视频道“打开即播、顺序观看”的被动体验,让老年人几乎可以无缝切换,避免了在点播(VOD)界面中选择的困惑。
面对日益增多的付费订阅服务,和每年超千美元的账单所带来的“订阅疲劳”,FAST也为用户提供了一种解脱。无独有偶,年轻人更中意的付费流媒体服务也在通过捆绑包来避免订阅流失,即用户大约用一个订阅多一点的钱可以获得2-3个订阅。
将视线转回国内,情况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这首先是由不同的技术路径与监管逻辑决定的,而更深层次也暴露出国内“适老化改造”方面的滞后。
国内的有线电视与IPTV/OTT服务长期处于此消彼长的态势。例如,香港TVB因历史遗留问题的缘故,得以落地广东有线电视,但广东省更多观众已经切换到了运营商机顶盒与视频网站电视端,即使那里暂时看不到TVB的节目。娱乐资本论查询得知,2024年广东省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同比下降2.03%,但IPTV用户数同比增长5.34%,互联网电视(OTT)用户数同比增长1.44%。
然而,国内智能电视生态碎片化,复杂的操作曾引发广泛诟病,甚至登上热搜。例如,开机默认进入厂商界面而非电视直播、需要两个遥控器来回切换、付费服务入口层层嵌套,“套娃式收费”等。为此,广电总局牵头开展了系列专项治理行动,力求让看电视这件事“返璞归线年底,全国已有超八成的有线和IPTV用户“开机即直播”,直达CCTV-1;引导超2亿存量用户完成“一个遥控器”适配,并计划在2025年部署超千万通用遥控器;将最多达86个的电视端收费包砍掉74.6%,上限强制规定不超过6个;今年6月起,对自动续费套餐将实行用户“二次确认”和扣费前5日提醒的新规。
但国内视频平台的电视端,其轮播频道在形态和内容丰富度上,与海外FAST平台仍有显著差异。
它们更像是平台现有内容的补充,没有认真去做,因此远未构成传统电视的“平替”。尽管视频网站的上星剧在CCTV-8或卫视播出时,也让老年观众看得入迷,但这些剧在版权分销时往往只考虑到年轻人的观影习惯,在网端设定了复杂的追剧规则和看不懂的追剧日历,使得老人们只好守着电视频道等下集。另外一个严峻的现实是,
。而在流媒体端,虽然我们的中插广告在创意上或许比海外更“卷”也更“良心”,但专门针对老年观众的资讯乃至广告信息却极度稀缺。90年代地方电视台曾智能电视的复杂操作,不是年轻人的专利经活跃的商讯、点歌台、热线电话等本地化互动功能,如今已经无从找到,切断了电视作为社区信息枢纽的传统角色。国内的老年人收视还面临一些其他的特殊情况,比如为了带孙辈而产生老年人点播儿童节目的“隔代观影”现象,以及因家庭多人共用账号而可能触发平台封禁等。
。“汪奶奶”、“末那大叔和北海爷爷”等银发KOL的崛起,证明了很多老年人完全具备掌握智能电视用法的能力,甚至都可以自己创作内容。这个习惯了大屏、拥有大量闲暇时间的庞大群体,在客厅屏幕前的价值转向,理应得到行业更进一步的重视。
其中包括:平川区农业农村局干部周建峰参与赌博问题。当天下午,周建峰同他人以打麻将方式赌博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
#伊朗 突发#地震 ,#德黑兰 等地有震感。目前尚无财务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初步报告 #伊以冲突
近日,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泽桐赴珠海经开区、斗门区调研产业园区和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并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强调要全力抓好重点产业项目建设,高水平推进产业园区建设,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推动珠海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
6月21日凌晨,日本女星明日花发文否认和周鹤年私会并进行性交易,希望大家不要散布谣言。“虽然众说纷纭,但《周刊文春》的报道尚未刊出。请不要传播不实信息。我从未在私人场合收取金钱进行性交易,一次都没有,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近日,美国福克斯新闻网这家右翼媒体,突然刊发了一篇极为咋呼的报道,称有多架从中国起飞的波音747飞机正飞往伊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