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NEWS
2013年3月7日,巴黎西郊的南特尔法庭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民事诉讼正在激烈进行。
原告是全球闻名的豪华酒店连锁品牌——香格里拉,而被告则是一位年近花甲、依然风韵犹存的美丽妇人。令人震惊的是,她不仅是一个普通女性,更是曾为沙特前王储的遗孀——玛哈·苏得里王妃。
经过双方律师的激烈辩论后,主审法官最终敲下法槌,裁定原告胜诉。法院批准扣押苏得里王妃名下的三个储藏仓库,这些仓库内收藏着大量价值连城的珠宝与艺术品。
按理说,作为沙特王储的遗孀,经济应当非常宽裕。为何玛哈却因无力偿还账款而被推上法庭?这背后隐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1955年,在沙特王子阿卜杜拉的官邸内,一名女婴呱呱落地。喜获千金的王子欣喜若狂,给她取名为玛哈·苏得里。
在沙特这个政教合一、女性地位普遍偏低的国家,公主们通常只是王室边缘的角色,虽享衣食无忧的特权,却鲜少拥有真正的发言权,也难得见到父亲的身影。
但玛哈却是个特例,因其母亲是王子阿卜杜拉的宠妃,玛哈不仅享受着富贵生活,还得到了难得的父爱。
平日里铁血果断的阿卜杜拉,在女儿面前则化身为名副其实的“女儿奴”,全心宠爱她。
阿卜杜拉将所有能给予的宠爱都倾注于玛哈,尽管摘不下天上的星星,但他用黄金打造无数星星来陪伴她。
在父亲的溺爱呵护下,玛哈健康茁壮成长,渐渐成为一位亭亭玉立、风姿绰约的少女。
玛哈十八岁那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作为阿拉伯地区领土最广的伊斯兰国家,沙特坚定站在阿拉伯阵营一边。
为了抗议美国和西方对以色列的支持,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以及中东主要产油国在会议上决定将海湾地区石油价格上调17%。
这一举措标志着阿拉伯世界发动的针对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的石油战争正式拉开序幕,也引发了震动全球的第一次石油危机。
不久之后,欧佩克召开新一轮部长会议,在涨价基础上采取每月5%的递减产量策略,进一步加剧石油紧缺。
1973年10月18日,阿联酋的阿布扎比酋长国宣布全面停止向美国出口石油,随后利比亚、沙特、巴林等国也跟进,中断了对美国的石油供应。
短短三天内,阿拉伯国家凭借“石油”这张王牌,打得西方国家措手不及,搅动了全球经济局势。
面对石油危机及自身战略利益受威胁,美国决定在中东寻找新的代理人。沙特作为伊斯兰世界最大的国家,其战略地位不可忽视,自然成为美国重点关注的对象。
虽然是政教合一、封建色彩浓厚的王权国家,沙特内部却派系林立,政治斗争激烈,远非外界想象的铁板一块。
在这种宗教色彩浓厚的王室环境中,女性通常难以自主决定自身命运。即便是王子阿卜杜拉的掌上明珠玛哈,也难以例外。
为了确保王室血统纯正,沙特王室并不反对近亲结婚。为了巩固政治筹码,阿卜杜拉毫不顾及女儿的意愿,将年轻貌美的玛哈嫁给了自己的同父异母弟弟,即玛哈的叔叔纳伊夫。
纳伊夫比玛哈年长整整12岁,虽不算典型的老少配,但他天生风流,身边从不缺少年轻貌美的女子。
当她向父亲倾诉痛苦时,阿卜杜拉并未展现一丝怜悯,反而严厉训斥她,强调大局为重,不能因私情影响大局。
受过西式教育的玛哈认为丈夫的行为是不忠,但在宗教权威和社会传统的夹击下,她作为女性,几乎没有力量去改变根深蒂固的现实。
在纳伊夫眼中,玛哈虽美,但也不过是普通女人,既然成婚,自然肩负生儿育女的责任。叔侄二人共育有六名子女。
尽管婚姻已成定局,玛哈心中积攒的怨恨却从未消减。反而在极端压抑的环境下,她的性格发生了变化。
随着女儿与兄弟联姻,阿卜杜拉构筑起稳固的政治联盟。1995年,时任国王法赫德中风,无法专注工作,权力逐渐转移给弟弟阿卜杜拉。
沙特王位继承采取兄终弟及制度,阿卜杜拉成为摄政王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下一任国王的热门人选。
2005年8月1日,法赫德去世,阿卜杜拉继承王位。作为新国王,他的首要任务是巩固盟友,赦免天下。
纳伊夫不仅凭借与兄长的姻亲关系,还因个人才干备受器重。2003年,他作为内政部长,以铁腕手段铲除沙特境内的基地组织恐怖势力。
2009年,纳伊夫晋升为内阁第二副首相并获王储身份。只要保持健康,王位几乎唾手可得。
此时的玛哈已过五十,岁月在她脸上刻下斑驳痕迹,她不再是那个风华正茂、令人艳羡的公主。
身为国王的女儿、王储的妻子,她的生活优渥到令人难以想象。购买奢侈品时,她只需挑选,仆人们便会替她结账。
纳伊夫成为王储后,玛哈基本不住国内,而是带着近60名仆人,在西欧各国长住。
对极富豪族来说,海外置业不足为奇,但玛哈行事怪异,从未购置一套属于自己的海外房产。
她去旅行时,常常包下当地最豪华酒店的一整层,住上数月,光这酒店费用便能买下多块地皮。
她的生活被无休止的“买买买”填满,经常光顾巴黎各大奢侈品店,打着丈夫纳伊夫的名义,肆意拿取各种珠宝和名贵商品。
除了赊购奢侈品和珠宝,玛哈还热衷收藏艺术品。可因缺乏专业知识,她常凭个人喜好盲目购买,结果往往买来一堆毫无价值的废纸。
频繁赊账终引发品牌方不满,他们将玛哈赊账证据交给媒体,全球娱乐新闻纷纷报道她的欠账丑闻。
媒体甚至大肆渲染她的奢侈细节,如购买一条价值50万欧元的内裤,这笔钱足以在北京买一套房产(按当年价格计)。
即使是财力雄厚的沙特王室,拿出一亿美元也极为痛心。但若不偿还,王室声誉将遭致耻笑。
于是,纳伊夫自掏腰包填补巨额债务。然而,这场赊账风波不仅令他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也给政治前景蒙上阴影。
事态恶化后,王室内部对手开始施压,指责纳伊夫无力管教,连一向支持他的国王兄长也开始怀疑他的能力。
局势逼迫下,纳伊夫为了挽救政治生命,果断宣布与玛哈婚姻结束,试图止损保全大局。
离婚后,玛哈非但未收敛,反而愈加放纵。老国王阿卜杜拉忧心忡忡,下令软禁她于一座王宫内,禁止出国。
在软禁期间,玛哈表面上悔改,开始节俭生活。阿卜杜拉看到女儿似乎改邪归正,提前结束了软禁。
然而,这不过是玛哈为重获自由编排的一场闹剧。软禁结束后,她旧态复萌。2011年12月23日,她抵达巴黎,包下香格里拉酒店一整层,连续居住半年,欠下550万英镑住宿费。
虽有外交豁免权,玛哈逃脱牢狱之灾,但先前赊购的奢侈品被法院查封,用以偿还巨额欠款。
其实,对于玛哈来说,若非生在王室,不被用作政治筹码,她的生活或许不会如此奢华,却至少能享有自由。
然而出身不可选择,生活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虽然衣食无忧,却终究成为沙特内部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