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QQ:站内信联系

沉迷游戏的孩子大脑受损严重:国家终于出手!2亿父母点赞2025-06-13 18:47

  据悉,在国家的大力监督下,游戏公司将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结合的方式,有效识别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帐号的行为,实现更严格的监管。

  这个暑假过后,孩子们熬夜打游戏、一玩就3、4个小时的日子,彻底一去不复返了。

  “有的孩子手机被父母摔了5、6个,宁愿不吃早饭,也把钱攒起来买手机,玩游戏。”

  其实,就是因为游戏公司有强大的运营团队,教育学家、行为学家、心理学家、顶级美工都参与打磨游戏的每一个环节。

  游戏中会给玩家很多及时反馈,会给你奖励、让你兴奋,让你有成就感,让你心甘情愿熬夜不睡,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今年6月,一个12岁的女孩因为沉迷游戏,在一年内花掉了爷爷半辈子的积蓄,近3、4万元钱。

  去年疫情期间,一个11岁的男孩为了玩游戏,盗用妈妈的密码,刷了4万多块给游戏充值。

  妈妈气得心脏病差点犯了,她是做水泥生意的,每天起早贪黑赚的辛苦钱,就这样白白被儿子糟蹋了。

  更可怕的是,孩子在游戏的荼毒中对外界的感知越来越弱,甚至脱离了现实世界,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有两次她在家人睡着后跑到阳台上,准备从楼上跳下去,然后又突然大声哭了起来。

  事后父母问她怎么了,女孩说当时耳边有人不停地和她说“跳下去、跳下去”……

  叶妈妈每天过得提心吊胆,每天厨房的菜刀一用过就藏起来,晚上睡觉也反锁上门,平时一个人在家就不敢吱声。

  就在去年,海口市一名大一学生因为沉迷游戏,被妈妈批评几句后,竟然从14楼纵身跳下,当场身亡;

  可是一个暑假回来,这个男孩完全变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整个人恍恍惚惚,叫他回答问题也反应不上来,第一次月考成绩更是惨不忍睹。

  朋友忍不住给他的父母打电话了解情况,这才得知暑假男孩的父母因为疫情滞留他乡,男孩每天待在家里也不出门,从早玩到晚地打游戏。

  西雅图儿童行为学家迪米特里·克里斯塔基斯也曾研究发现:沉迷于手机的孩子大脑,与普通孩子大脑的形态有着明显的区别。

  去年暑假,一名来自广西的15岁少年,因为要上网课,父母把一部手机留给他用。

  没想到,一个月后,母亲接到了丈夫打来的电话,说是孩子突发中风,被送进了医院。

  原来,小斌这一个月以来抱着手机没日没夜地打游戏,一天只睡2个小时,作息极其紊乱。

  而且,由于过度使用手机,小斌的左手拇指严重内收;手臂也无法抬起,肩关节向内旋转。

  他的爸爸痛心地倾诉:孩子从初一玩到初三,从前五名变成倒数五名,六亲不认,对所有人都爱搭不理。

  他的爸爸不明白,明明曾经那么懂事、优秀的一个孩子,怎么就变成了如今这样。

  除了第一年是因为考上了复旦,想要圆自己的清北梦,其他两次从北大退学皆是因为打游戏旷课,考试挂科,被学校劝退的。

  明明天赋超群,前途无量,他却因为沉迷游戏,白白蹉跎了4年大好青春,也搭上了自己的一片光明前途。

  随着“双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孩子们的娱乐时间更多,在家的时间也更长了。

  没有一款游戏的防沉迷可以真正做到滴水不露,父母一定要做到积极配合政策,共同打造防止孩子沉迷游戏的围栏,给孩子营造一个舒心、整洁的成长环境。

  因此,父母一定要从小就给孩子足够的陪伴和亲子互动,用爱和关注充盈他的内心,他的心理需求才会得到满足,不会从游戏中寻求寄托了。

  可是连你自己都无法做到放下远离电子产品,孩子又怎么能够心甘情愿远离游戏呢。

  所以,父母不妨丰富孩子的生活,从小就培养孩子一些兴趣爱好,课余时间可以带孩子去打球、游泳、爬山、学一种乐器、画画等。

  当孩子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到了更真实的快乐,便不会寻求虚拟世界里如泡沫般的快感了。

  父母的有效期很短,只有10年,千万别因为自身教育的缺失,造就孩子一生遗憾。

  作者:番茄妈,来源:男孩派(ID: boy666dj),关于养育男孩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男孩的苦甜,这里都懂;家有小男孩,欢迎关注男孩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