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QQ:站内信联系

如皋弹好科创强市“三重奏”2025-09-08 16:38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昨天,在如皋市高新区海洋工程装备科技产业化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工地上,一座由传统企业打造的“智造新星”正破土而出。项目总投资5亿元,聚焦海洋工程装备产品系列化、标准化、智能化,助力我国深海资源开发逐步从近岸走向远洋。

  在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的道路上,如皋加快产创融合,走好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之路。从“三首两新”技术产品的突破性应用,到“智”造方案重构升级版生产流程,再到创新产业对接会的精准赋能,如皋以政策为笔、以技术为墨、以产业为纸,将创新底色书写得越发鲜明。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份,如皋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2.76%,研发活动覆盖率达65.5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61.34%、较去年底增长3.25%。

  车削、钻孔、装配……走进南通星球石墨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台台石墨合成炉正在加紧生产中。“这些产品看着普通,其实科技含量十足,年创造直接效益1100多万元。”不过,更令公司总经理孙建军自豪的,是企业另一技术产品的出圈。

  一个月前,2025年度江苏省“三首两新”拟认定技术产品名单结束公示,如皋11项“两新”技术产品成功入选,南通星球石墨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THG碳化硅余热汽化器”便是其中之一。

  “三首两新”是省工信厅为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应用而制定的专项认定体系,包括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新技术新产品。在如皋,“三首两新”政策的实施,不仅帮助本土企业突破“首次应用”的市场壁垒,更为地方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近日,位于如皋高新区的南通正海磁材有限公司,数辆装有“无重稀土高性能钕铁硼”新材料的货车,准备发往比亚迪等车企。在如皋“安家”五年,正海磁材陆续新建了多条国际领先的永磁材料生产线,并迅速融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此次“汽车用无重稀土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技术研发”也入选“两新”技术产品,企业负责人坦言,这不仅可带来生产效能的提升,更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形成“研发—应用—迭代”的良性循环。

  在如皋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看来,“创新端”与“市场端”的双向赋能,加速了如皋产业高端化进程,更构建起“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闭环,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在磨头镇,江苏沃能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大载流、高可靠性固体绝缘管型母线”,已在国内多个大型电力项目上得到应用。如皋通过“三首两新”构建起创新闭环,企业研发的新技术能在本土找到“试验田”,应用端的反馈又反哺技术迭代,当这些“新”字牌技术产品从当地走向全国,它们不仅承载着技术突破的荣光,更彰显了如皋以创新定义产业高度的决心。

  一台台搭载着激光焊接智能诊断系统的焊接机器人,正在进行着令人惊叹的“外科手术式”操作。在江苏赛福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艺机理+AI赋能”激光焊接智能诊断系统正加速运行。

  “依托这套系统,焊接的合格率从原来的90%提升到了99%以上,接近零失误率。”公司总经理吴頔是这项技术的牵头人。这套系统的智能化,体现在融合了多光谱传感、视觉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三种前沿技术,能够在自动化激光焊接过程中,实时采集不同传感器信号波动,与产品合格标准区间进行精准比对。

  作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2022年吴頔带领团队在如皋创业,目前这套生产系统已在3C电子、动力电池、汽车等精密制造领域“名声大噪”。“这项技术我们攻关了十多年,对提升国内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焊接质效是一次革新和突破。”

  赛福隆的突破印证了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其系统融合的三大技术,相当于给工业机器人装上“火眼金睛”与“最强大脑”。“目前已成功申请6项授权专利,和激光器集成商、动力电池企业、整车厂终端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现在企业在手订单有400万元,预计今年产值能够突破1000万元。”对于企业的发展前景,吴頔颇有信心。

  赛福隆的成长轨迹,是“科技强企”的典型样本。今年,如皋已培育认定高成长性科创项目27个,入选南通“江海英才”计划项目11个,它们如同镶嵌在创新生态链上的明珠,共同照亮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如皋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跟进与长三角国创中心、省产研院等高能级平台的合作,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离岸研发机构,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如皋转化,确保全年招引高成长性科创项目40个、备案科创项目170个。

  8月,在如皋数字文化创新中心举办的网易创新创业大赛南通站科创路演第5期暨创新产业对接会上,一场硬科技的“华山论剑”精彩上演。

  智能物流机器人的机械臂精准抓取,3D打印机的喷头层层堆叠出精密构件……对接会上展示的科创项目,引得参会代表频频询问。

  在对接会交流区,某路演项目提出“3D打印+行业”模式,能够帮助机械装备、工业生产等企业实现复杂模具的快速迭代。“与传统开模相比,3D打印优势非常明显。”艾威机械参会代表当场流露出合作意向。

  数字化养老平台的“AI照护师”演示更是引发全场热议。该团队研发的健康操作系统Panasea HealthOS,可以把政府慢病管理、商保动态核保、医院智能随访与可穿戴硬件无缝连接,为养老行业带来一种全新解决方案。如皋市人民医院的参会代表听后频频点头:“这套系统的核心在于数字化,老年人慢病管理更加实时可控。”

  如皋高新区作为如皋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全面推进“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我们不仅提供平台、场地,更注重产业链的精准匹配。”如皋软件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宏伟在会场不停穿梭的身影,折射出政府构建创新生态的用心。

  当飞秒激光遇见眼科医疗,当物流机器人融入汽车产业链,硬科技“华山论剑”的余韵未消,创新的种子已在悄悄发芽。如皋通过持续举办创新产业对接会,不仅搭建了技术、资本与产业精准对接的桥梁,更构建起“政府引导、企业主导、院所支撑”的创新生态圈。

  在那里,科创项目找到了应用场景,科技企业获得了成长养分,传统产业实现了转型升级——三股力量交织碰撞,推动如皋在创新驱动的新赛道上加速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