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QQ:站内信联系

行业资讯_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2025-07-03 18:56

  2025年6月29日,乐清市紧固件行业协会会长闻金普带领调研组走访会员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状况与需求,名誉会长陈景旺、监事长章华建等参与调研。第一站来到温州工友自动包装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余金星热情接待并带领参观车间,介绍两款新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情况。座谈会上,余金星总经理通过PPT汇报企业发展历程和创业故事,双方交流融洽。该公司专业从事螺丝五金自动化包装设备研发和生产,拥有二十余项专利技术,服务用户超2000家。第二站到达乐清市奇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调研组询问企业经营状况和相关建议,总经理林存者感谢协会关心,表示将努力克服困难,带领企业迈向新台阶。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经营范围包括金属制品、紧固件等。此次走访促进沟通交流,践行服务理念,为推进行业持续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6月30日,烟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永志到烟店镇轴承市场三角棚开展调研,镇党委副书记、政委委员联络室主任刘其辉陪同活动。陈永志一行深入轴承市场内部,对三角棚区域的经营状况、基础设施等进行实地查看,并与市场商户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商户的经营状况,听取群众对轴承市场未来改造发展的意见建议。陈永志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市场发展方向,着重在基础设施、卫生管理、经营秩序管理等方面做好提升规划。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经营环境,吸引更多商户入驻,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与竞争力。要切实督促管理方履行好相应职责,严格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加强对基础等设施的维护与更新,为商户和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实现轴承市场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烟店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来源:轴都烟店)

  6月15日,为深入理解会员需求并竭诚服务,临西县青年企业家协会在共青团临西县委的指导下,积极履行协会与会员企业间的桥梁作用,旨在更好地引导会员企业健康成长,推动企业优势互补、携手共进。组织了会员单位的走访学习活动,每月积极搭建企业交流合作平台,为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此次走访学习活动的第三站,参访团来到了河北佳顺不锈钢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厚发热情接待了参访团,并带领参访团参观了轴承从各种零部件组成精密轴承的全过程,以及研发部门,让参访团了解到真正的匠心精神。活动期间,董事长张厚发为参访团介绍道,河北佳顺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不锈钢轴承制造商,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公司拥有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7项。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各类检测设备齐全,从采购优质不锈钢原材料管控到自动锻造线、数控车加工、精密热处理、数控专机磨削、自动装配线的完整生产链条。在交期和品控方面,佳顺突显出了自建全产业链自动化工厂的独特优势。同时,公司拥有多年生产订制不锈钢轴承和非标轴承的行业经验,和不断的自我精益求精做好产品的意识,公司在品控、交期、产量、库存的完整度上面位居不锈钢轴承行业前列,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河北佳顺始终秉持“锻造不朽品质,转动卓越未来”的企业宗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座谈交流中,张厚发真诚分享创业经历,尽显坚韧不拔、敢闯敢拼的精神,令在场人员深有感触。临西县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薛宗朋表示,走访活动是会员间沟通交流的宝贵契机,不仅加深了会员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行业佼佼者、学习先进经验的宝贵机会。(来源:临西县青年企业家协会)

  随着夏日气温的攀升,冰糕、冰棍、冰激凌等冷冻饮品成为人们消暑解渴的首选,迎来了传统的消费旺季。然而,冷冻饮品的安全问题也随之备受关注。今年以来,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积极行动,加大了对冷冻饮品的日常监管和抽检监测力度。共对冷冻饮品的微生物、质量指标、食品添加剂、重金属等4类29个项目开展监督抽检3605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18批次,不合格率0.499%。其中,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方面,不过总体来看,冷冻饮品的食品安全状况稳定向好。微生物污染一直是冷冻饮品安全的主要威胁。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超标,往往反映出生产、储存或运输过程中的卫生条件不佳。例如,在生产环节,如果设备清洁不到位、生产车间卫生环境差,或者生产人员操作不规范,都可能引入大量微生物。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若冷链断裂,温度升高,就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像2021年北京市某食品公司生产的冰激凌被检出大肠杆菌超标,导致多人腹泻的事件,就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微生物超标不仅影响产品的品质和口感,更严重的是可能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为了有效保障冷冻饮品的安全,食品检测设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微生物检测方面,传统的检测方法如GB4789系列标准方法,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培养,需要耗费较长时间才能得出结果。而如今,先进的PCR检测技术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能够在4小时内完成致病菌筛查。一些快速检测设备能够现场对冷冻饮品中的微生物指标进行初步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便于监管部门及时发现问题产品。在理化指标检测上,专业实验室运用多种检测设备确保产品质量。例如,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索氏提取法检测脂肪含量,折光仪分析可溶性固形物。为了精准检测糖精钠、甜蜜素等甜味剂是否超出GB2760规定限量,以及铅、砷、镉等重金属残留,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它可检出低至0.01mg/kg的痕量元素,为冷冻饮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食品添加剂检测同样离不开专业设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山梨酸钾等防腐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香兰素等食用香精,能够准确测定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2022年专项抽检发现,13.5%样品存在安赛蜜超标问题,最大检出值达0.89g/kg(标准限值0.3g/kg),这些数据的获取正是依靠先进的检测设备。同时,检测机构还需对照GB7718核查标签标注的添加剂种类与实际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除了上述检测,包装材料检测也不容忽视。依据GB4806.7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标准,使用密封性测试仪验证包装的阻氧性能,检测迁移试验中重金属、荧光增白剂等有害物质析出量,保障产品在-18℃存储条件下的质量稳定性。某品牌2024年因雪糕棒甲醛迁移量超标被召回事件,就凸显了包装材料检测的重要性。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强化冷冻饮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管,督促生产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食品,立即督促采取下架、封存、召回等措施,及时控制产品风险;对违法违规问题,依法严厉打击。然而,保障冷冻饮品安全不仅仅是监管部门和企业的责任,消费者也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冷冻饮品,关注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共同守护夏日“舌尖上的安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食品检测设备也在持续更新升级,为冷冻饮品安全保驾护航。但冷冻饮品行业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速冻工艺差异化带来的检测标准适配难题,以及新型植物基冷冻食品的特异性检测需求等。这需要企业、监管部门和检测机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检测体系,加强技术创新,确保冷冻饮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安全可靠,让消费者能够放心享受清凉美味的冷冻饮品。

  荔枝,作为“果中皇后”,以其晶莹剔透的果肉、清甜多汁的口感,成为夏日里备受追捧的水果明星。每年夏季,当漫山遍野的荔枝树挂满沉甸甸的果实,丰收的喜悦弥漫在空气中。但对于果农和相关企业来说,如何将这些娇贵的荔枝快速、有效地分拣和包装,成为了一场与时间和品质的赛跑。这不仅关系到消费者能否品尝到新鲜美味的荔枝,更直接影响着整个荔枝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荔枝分拣技术:传统匠心与现代科技的交融荔枝分拣绝非简单的“大小归类”,而是一场综合考量外观、内在品质等多维度因素的精细“筛选赛”,每颗荔枝都需经过严苛“考核”,方能迈向市场。(一)人工分拣:指尖上的品质把关在荔枝产业发展的漫长岁月里,人工分拣凭借经验积累,成为最初的品质保障。果农们练就“火眼金睛”,指尖轻触间,便能感知荔枝的成熟度表皮紧致有弹性的果实,恰似充满活力的“年轻选手”;若触感松软,可能已步入“成熟后期”。他们还会仔细端详荔枝表皮,不放过任何一处黑斑、裂纹,同时观察果蒂颜色,鲜嫩的绿褐色彩,正是新鲜的“身份证”。然而,随着市场需求激增,人工分拣效率低、标准难统一的短板逐渐显现,难以满足大规模分拣需求。(二)机器视觉分拣:智能时代的品质革命科技浪潮为荔枝分拣带来新转机。基于机器视觉的分拣系统,如同不知疲倦的“智能分拣卫士”。当荔枝在传送带上“列队前行”,高清摄像头迅速捕捉它们的“外貌特征”,并将图像信息传输至“智慧大脑”数据分析系统。先进算法化身“专业评委”,精准识别荔枝的色泽深浅、形状是否饱满、有无瑕疵,甚至能区分成熟度的细微差异。成熟荔枝的鲜艳红色与未成熟的青绿色,在算法模型下无所遁形;配合称重设备,还能实现重量分级,让每颗荔枝都找到专属“品质标签”。其高效精准的作业能力,每小时可处理数吨荔枝,大幅提升分拣效率与品质稳定性。(三)传感技术辅助:洞察内在的品质密码除机器视觉外,近红外光谱等传感技术也加入分拣“战队”。当荔枝经过近红外光源照射,如同接受“内部体检”,不同成分、品质的荔枝对光线的吸收反射特性不同,传感设备据此获取果实内部的糖分含量、酸度等关键数据,为荔枝按口感、甜度精准分级提供科学依据,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四)标准政策护航:规范发展的坚实后盾各地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标准政策,为荔枝分拣环节筑牢规范基石。广州市增城区发布的《增城优质荔枝果品等级规格(试行)》,从颜色、洁净度到肉质风味等多维度,将荔枝分为特级、一级、二级果,为荔农提供统一标准,提升区域品牌竞争力;茂名市构建的荔枝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涵盖种植、采摘到销售各环节,细化分拣规范,推动产业标准化发展。荔枝包装技术:守护鲜美与美学表达的平衡荔枝“娇贵”的特性,决定了包装不仅是“保护壳”,更是延长保鲜期、提升产品价值的关键。(一)包装材料:多元选择的守护方案泡沫箱凭借出色的保温性能,成为长途运输的“主力军”。其内部密集的气孔犹如隔热屏障,有效阻挡外界高温侵袭,减缓荔枝变质速度;纳米保鲜袋则是科技感十足的“新宠”,防水透气的特性,既能隔绝水分防止发霉,又能维持果实正常呼吸,抗菌功能更添一层保护。二者搭配使用,为荔枝打造全方位“防护盔甲”。(二)包装设计:实用与美观的双重考量冰袋与吸水纸堪称包装内的“黄金搭档”。冰袋释放低温,为荔枝营造清凉环境,吸水纸则默默吸收融化水渍,保持内部干燥;高端礼品包装则将实用与美学完美融合,精美的纸盒、木盒搭配定制泡沫内衬,让荔枝如艺术品般陈列其中,品牌标识、产地故事的呈现,赋予产品文化内涵,真空或气调包装技术的运用,更是从气体环境层面锁住荔枝的新鲜与美味。在荔枝产业的发展征程中,分拣与包装技术的不断革新,推动产业向标准化、智能化迈进。从传统人工的精挑细选,到现代科技的精准赋能,再到标准政策的规范引导,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智慧与匠心。未来,随着技术持续创新、标准体系日益完善,荔枝分拣与包装技术将继续守护这份夏日甜蜜,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新鲜、优质的荔枝,助力荔枝产业稳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工信厅科〔2025〕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业机构:为切实发挥标准对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领域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健全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我部组织编制了《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实际,在标准化工作中贯彻执行。附件:《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2025年6月13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关于公布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二批)的通告

  工信部联节函〔2025〕141号为加快提升工业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促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经相关标准化机构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了23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二批),现予以公布。特此通告。附件: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二批)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6月27日

  2025年1-4月,我国锂离子电池(下称“锂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1-4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473GWh,同比增长68%。电池环节,1-4月储能型锂电池产量超过110GWh,新能源汽车用动力型锂电池装车量约184GWh。1-4月全国锂电池出口总额达到1554亿元,同比增长25%。一阶材料环节,1-4月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分别约为115万吨、76万吨、80亿平方米、47万吨,同比增长均超过40%。二阶材料环节,1-4月电池级碳酸锂产量27万吨,同比增长60%,电池级氢氧化锂产量9万吨,同比下降14%。1-4月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微粉级)均价分别为7.4万元/吨和7.6万元/吨。